理清三种关系,医生和病人还是敌人吗?
- 发表于:2016-10-06 08:17
- 已有 1847 次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家人病痛缘故,跟做医生护士的朋友联系也慢慢多了起来。如今,这个社会一直都在拿医患关系说事,但医患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通过和朋友们的聊天我似乎感觉到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究其根源,也不过是因为双方并不知道彼此需要的是什么而已,概括起来就是这三种医患情况。
家长型
在家长型关系中,医生是医学权威,有知识和经验他们理应负责作出关键的抉择,目的是确保病人接受医生认为的最好的治疗。这种关系是目前普遍的医患交往模式,尤其是对于易受伤害的病人。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地区,病患对疾病、卫生健康以及医学常识都没有太多的了解,完全遵医嘱是他们在病痛面前最好的选择。在这种关系里,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就这样把自己完全“托付”出去,一旦问题出现,理所当然的也就完全是医生的责任。
资讯型关系
这种关系和家长型正好相反,医生负责告诉患者事实和数据,其他的就让随患者自己决定,简单粗暴一点来说这是一种零售型关系。医生是专家,病人是消费者,医生的工作只是提供最新知识和技术,病人的任务是要作出决定。在这种模式下,医生对病人的了解越来越少,而对科学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奇怪的是,根据朋友们的说法这种关系却越来越受欢迎。如此,这种模式能不能保证病人自己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医生真的在这种选择中不必承担最大的责任?有待考究吧!
“解释型”
在这种关系中,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医生会询问:“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有什么担心?”然后介绍不同治疗方式,并告诉你哪一种最能帮你实现优先目标。优势在于医生充分尊重了病患自身的意愿,体现了“人”在医疗中的地位。劣势在于,并非所有病患都能够正确了解医生意图,或者对自己的愿望没有准确把握。
作为一个医生,做得太多或者做得太少都是错误,也都是医生们最担心的。很多情况下,在病人面前他们拼命或者不拼命都只为了一个没有任何保障的结果。那么,医患医患,在面对这种关系时如何做出适当的行动以及了解彼此的需要时目前存在的两难选择和应解决的问题。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