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家长一见自己的孩子摔倒了,忙不迭地去抱孩子,孩子还没哭呢,她已经心疼得不行了,然后她的情绪影响到孩子,本来没事的孩子反而哭起来了。
有的孩子会利用家长心软来进行“要挟”,有些孩子说:我要买什么。家长不买就躺在地上打滚;还有的孩子说:我累了,你抱我。如果家长不抱,就坐在地上哭闹……通过这些来争取一些不应有的机会,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家长如果这时候心软一让步,就等于怂恿了他,小孩子都有这种天性,但不一定所有的天性都是正确的,有些是需要抑制的,否则,需要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就有可能使这个孩子养成用不良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坏习惯。
每当小孩试图要挟的时候,父母就进行冷处理,对他说:“好,你哭吧,哭完了,我们再跟你说。”有的时候是为了培养他勇敢的精神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比方说,在路上他自己摔倒了,我们就在旁边看着,他自己站起来之后,也不哭,显示出自己很勇敢。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培养他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的态度,自己做出的选择,也要自己负责任。
一直觉得父母最重要的职责,是给小朋友提供各种机会,包括失败的机会。人在幼年时期脑子里面有许多学习的窗口,是呈开启状态的,多接收一些外来信息,就会让孩子产生兴趣,而且会成为他的特长。所以,一方面给他提供各种机会,但从来不强迫。比如弹钢琴,当时他不喜欢,老师一叫他,他就逃跑,如果强迫他,可能让他对这件事产生厌恶。但现在他就说,“我要是会弹钢琴就好了。”他现在羡慕别人弹一手好钢琴,已经在为当年的决定惋惜和悔恨了。人总是在汲取教训中成熟,这是成长的代价,谁也没有办法替他预消,即使是父母。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听话怎么办?那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红色衣服,你非让他买衣服;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孩子不服从家长的意志,不等于不听话,实际上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每个人的路都需要自己来走,没有人可以一直陪伴着你。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经常存在着一个个温柔的陷阱,这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没有机会去经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从而也失去了长大的机会。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