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返回到1984年,那时上级有个精神:“党员干部要通过组织联合体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
要当农村万元户。”我是文革后第一批入党的,还当上了大队支委,分管文化教育卫生宣传,还负
责驻点一个生产队,老实说,那时代农民收入並不高,我当支委的工资也不多,才四十几元一个月
,就算上级不如此指示,我也要动脑子增加收入,穷,不是革命的目的。
我很留意农村科技信息,从有关水产报章上介绍“埃及圹虱鱼”这个新品种,学名“革胡子鲶”
,说是它生长快,产量高,每立方水体能容纳七斤鱼仍可正常生长,我一算,按此比例,米半深的
鱼圹最高峰时亩容鱼量可达到七千斤,若採取多次捕大留细,那么,全年亩产一万斤圹虱鱼並非难
事,于是我纠集了较要好的五位社员,开了个小会,把我的亩产万斤鱼的设想和他们商量,希望他
们和我一起组成一个联合体,用一口鱼圹搞亩产万斤鱼的试验。几位社员张大口望着我,一个说;
“你在发梦吗?”一个说;“天未黑呀?”另一个说;“大跃进时代说:养猪大过牛,养蚕结茧大
过拳头,如今你这亩产万斤鱼,不实际吧。”
我再从数据上的可行性说服了他们,反正每人投资三千元,亏也不会亏多少,再加上他们相信
我的“古灵精怪”思维之合理性,大家终于同意参予我的“集结”号。我们开始密锣紧鼓的展开前
期准备工作,如清理鱼塘,联系种苗等等。
也不知谁把我这亩产万斤鱼的“古灵精怪”设想告诉了我们镇当时的农办张主任,张主任也是
黄连人,他老婆还是我当老师时的学生呢,他一个电话就把我请到镇农办,我把我的设想一五一十
的汇报给他听,他越听越兴奋,对我说;“ 我立即带你上县水产畜牧局找局长汇报你的亩产万斤鱼
的设想计划。”
那时的水产局副局长老吴原是我们公社党委副书记,曾到黄连大队驻队,大家都是熟人,我的
设想很快取得水产局的支持,並指定一位姓施的水产工程师跟踪我的试验。
整个试验工作开展顺利,农办张主任常过问情况如何,工程师[我们习惯称他“施工”]常骑
自行车从大良来黄连去到圹头指导我们。
这天,一个坏消息传来:“农办张主任被一只小狗咬了,当时无立即去医院打狗针,如今发作
了,进了医院,看来生命不保了。”
我如晴天霹雳,立即和一个同伴赶去医院,张主任被移去单间病房,门口一大群前来看望的人
,我从人丛中看到张主任被用粗崩带绑住双手双脚,固定在床上不能动弹,人也已没了知觉,口吐
白沫的作狗吠状,谁也不敢近前,场面十分恐怖。救是没得救的了,我的心立即抽紧,无限的难过
令我沧然落泪,
第二天,张主任终于去世,他的去世,我们黄连人无不十分惋惜,谁都称赞他是一位有魄力为
人好相处的好干部。
当年九月,我们开始清圹卖鱼,一口才亩八大的小鱼圹,共抓了一万九千多斤埃及圹虱鱼,平
均亩产超万斤,亩利润超万元,达到我们的试验计划,这个产量,放在现在不算什么,但在1984年
则是一件大新闻,结果,中央电视台,省,市,县电视台都来采访拍电视,报章更不在话下,一下
子我们这个联合体出尽了名。
那天,我们联合体六个人点了一桌美味聚在一起庆祝胜利,每人分了三千多元利润,我们六个
人站起来一起举起酒杯,对着当空朗朗的明月,我说:”张主任,我们六个农民敬你一杯……”六
杯白酒齐齐的奠在地上,我内心加多了一句:“你是我们农村干部的好榜样。”我仰头一杯,泪水
和着白酒尽倾而没。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